【记者蹲点】煎饼摊主的春天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7日讯 近日,“芦南村的农场”在自媒体平台受到广泛关注。一家“农场”又缘何变身“网红”?记者走进这家“农场”,一探究竟。
将小米等粮食泡透蒸熟,发酵,摊饼.....早上七点,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芦南村煎饼屋负责人贾相军在煎饼摊位前忙活起来。他告诉记者,一天销售额近5000元。
假期里,“芦南村的农场”人流如织,贾相军的特色煎饼成为了“农场”里的招牌小吃。贾相军介绍,煎饼原料来自村里自产的小米,还有采购的大米,对于质量,秉持着优中选优的原则。
“芦南村的农场”,位于云台山下,村里家家住楼房,楼前开满桃花、连翘,仿佛一个被绿色环抱的公园。忙碌间隙,贾相军告诉记者,芦南村是济南市历城区最南端的山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自然灾害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人均收入不足一千元,他成年后,便外出打工。
从2005年开始,芦南村关停采石场、石料厂、石灰窑,禁止牛羊上山,积极开展封山造林,先后完成了绿水青山生态建设工程、旧村改造工程等。村里临街建有200米文化墙,其中一幅图中,村民挑着扁担,前面筐里放着树苗,后面筐里坐着一个孩子。芦南村第一书记杨洋告诉记者,这是当年植树时的真实写照。如今的美丽家园,来自村民们的共同努力。生态建设初期,村里缺乏资金,村民积极行动起来,当年全村600多人,每人义务上山栽种300棵树。
现在,芦南村投资建设了牡丹休闲观光园、郊野公园等,开展山楂种植、山楂饮料产销一体化建设,推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从2021年开始,芦南村建设了乡创基地、研学基地、萌宠乐园、农场。今年清明节假期里,芦南村的农场全新升级,变身青年街区,供游客休闲打卡。芦南村度假区企宣部负责人孙曼曼介绍, 农场里餐饮板块中,精选煎饼、粉皮等当地特色产品,现做销售,供游客品尝。同时,设置村民市集板块,村民可以现场售卖土特产。
据初步统计,刚刚过去的三天假期,芦南村接待游客约18000人次。昔日贫困村,做好“绿色文章”后,在青山绿水间捧出“金饭碗”。对于如今的生活,返乡创业的贾相军很满足,他告诉记者,现在的靠山吃山与以往不同,山绿了,更漂亮了,吸引游客来游玩消费,村民生活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