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退休仅一年,杭州银行行长虞利明为何突然“退场”?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4月2日晚,杭州银行(600926.SH)突发公告,宣布副董事长、行长虞利明因“个人原因”辞去所有职务,辞职自报告送达董事会时生效。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震动,尤其当日下午已有“虞利明疑似失联”的传闻流出,使得此次人事变动更显扑朔迷离。
现年59岁的虞利明,距离法定退休仅一年多时间,其突然离职引发诸多猜测。杭州银行在公告中强调,公司经营一切正常,董事长宋剑斌将代为履行行长职责,直至新行长获批上任。然而,对比此前高管离职公告,虞利明的辞职声明中未提及对其任职表现的感谢,这一细节差异进一步加深外界疑虑。
虞利明于2023年3月正式获准担任杭州银行行长,此前曾在交通银行杭州分行、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等机构担任要职,金融从业经验丰富。在其任内,杭州银行业绩表现亮眼——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08%,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仍达17.3%,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不良贷款率仅0.76%。正因如此,他的突然离职更显反常。
虞利明的职业生涯与杭州银行的关键两年
公开资料显示,虞利明的金融生涯始于交通银行杭州分行,从基层岗位逐步晋升至管理层,历任支行行长、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并于2003年升任杭州分行副行长。这段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银行运营经验,也奠定了其稳健务实的经营风格。此后,他转战地方国资平台,先后担任杭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总经理等职,并兼任杭州工商信托董事长,涉足银行、信托、投资等多个金融领域。
2022年12月,虞利明被提名为杭州银行行长,2023年3月正式获批上任。他的到来正值杭州银行加速扩张期,而他在金融控股集团的管理经验被认为有助于该行综合化经营战略的推进。在任两年间,杭州银行业绩表现突出:2024年总资产突破2.11万亿元,存款增速达21.74%,净利润增长18.08%,在A股上市银行中名列前茅。2025年一季度,该行净利润增速仍保持在17.3%,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覆盖率高达530.07%,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中国干部退休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男性干部的退休年龄为60岁。因此,理论上虞利明应该在2026年10月左右退休然而,虞利明的突然辞职让市场措手不及。4月2日下午,市场传出其“失联”消息,部分媒体尝试联系他本人未果。
从杭州银行当晚发布辞职公告来看,未如惯例对其贡献致谢,引发外界对其离职真实背景的猜测。

截图来自杭州银行公告
虞利明的离职无疑给杭州银行带来短期管理层的真空,但该行迅速做出应对——由董事长宋剑斌代行行长职责。宋剑斌是杭州银行“老将”,自2002年加入后历任副行长、首席风险官等职,对银行运营极为熟悉。这一安排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但长期来看,新任行长的遴选和过渡仍存不确定性。
业绩向好但内控风险加剧
从经营层面看,杭州银行近年业绩增长强劲,2024 年,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383.8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61%;归母净利润达到 169.8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8.0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达 16.00%,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资产规模也实现了突破,总资产达到 21125.91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4.73%。其中,贷款总额 9374.99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6.16%;存款总额 12725.51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1.74%,存款增速创近年新高,显示出强劲的吸储能力 。
进入 2025 年,杭州银行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 99.7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0.2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7.30%。公司总资产 22202.01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11%;贷款总额 9951.96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6.15%;存款总额 13487.79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99%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在虞利明的领导下,杭州银行在业务拓展、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扩张等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数据来自杭州银行财报
资产质量是银行稳健运营的关键,杭州银行在这方面表现优异。截至 2024 年末,杭州银行不良贷款率稳定在 0.7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达到 541.45%,虽然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高位,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分别为 72.74% 和 55.61%,风险抵补能力居同业前列 。
到了 2025 年一季度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依然保持在 0.76%,拨备覆盖率为 530.07%,资产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 。这得益于杭州银行长期坚持 “风险是发展的前提、不以风险换发展” 的理念,不断强化风险政策和授信标准对资产投向的引领和约束,持续加强资产组合管理和大类资产配置管理,进一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深化数智风控技术应用推进风险管理系统建设,持续加强风险管理队伍建设,提升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
但挑战亦不容忽视,两年来,杭州银行因内控管理问题频遭监管处罚,暴露出其在合规运营方面的重大隐患。
2024年1月,杭州银行因余额包销业务未严格执行统一授信要求、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不符合监管要求等问题,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罚款210万元;同年3月,杭州银行舟山分行因对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的业务管理不审慎等问题被罚款100万元;8月,杭州银行又因违规向借款人收取委托贷款手续费、投资同业理财产品风险资产权重计量不审慎且向监管部门报送错误数据等问题,被罚款110万元。
2024年11月,杭州银行还因办理经常项目资金收付未对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查、违反规定办理资本项目付汇等违法事实,被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罚没645.50万元。从2024年全年来看,杭州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和理财子公司等被监管累计处罚7次,金额超过1200万元,与2023年相比明显上升。
这些处罚不仅影响了杭州银行的声誉和形象,还可能对其业务开展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引发监管机构的进一步调查和审查,尽管杭州银行在2024年半年报中披露了一些加强内控管理的举措,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其内控管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市场普遍认为,杭州银行基本面稳健,短期人事波动不会改变其长期向好趋势。但如何确保管理团队稳定,将是该行接下来的关键任务。而对于虞利明“闪退”的真正原因,市场仍在等待更多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