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辣辣的山城 “买买买”的热烈

全国书博会上挤满了选书的读者。
在山城重庆,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现场,什么场景令人印象最深刻?从各展位前读者大排长龙结账的热烈气氛可以看见答案。无论是拎着大包小包,还是寄走现场快递,买到“心头好”的满足感洋溢在读者脸上。
买好书、淘好品成“主线任务”
不少读者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书博会“主线任务”是买好书、淘好品。全场6个展馆,出版社、期刊社、创新企业等使出“看家本领”,超10万种图书任广大读者挑选,还有特色文化IP产品琳琅满目,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供给。
四川人民出版社展台工作人员王蕾告诉记者,此次四川人民出版社携带新书、常销书、畅销书近500个品种以及由图书内容衍生的周边产品参展,内容呈现更立体生动。同时,推出五至六折惠民折扣,部分图书折扣力度超过“618”“双11”等大促水平。
这几天,展台前咨询购书的读者络绎不绝,王蕾与同事深刻体会了一次购书的“超级速度”,“不停地介绍,忙得连水都没时间喝,嗓子也哑了”。她发现,读者对巴蜀相关的本土化图书很感兴趣,包括《渝可渝爱》等熊猫主题图书、《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川方言词典》等销量不断攀升。
不是走马观花逛,而是精挑细选看,“买买买”在书博会现场“走俏”,不仅是消费行为,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场全国性的文化盛会,书博会满足了大众对深层次文化内涵和价值的追求。
“好中选好,优中选优,一进门我就‘挑花眼’了。”重庆市民林知敏第一次参加书博会,特地坐了一个多小时地铁赶过来。
“仔细逛了展馆,发现不同城市、不同出版社推出的作品是非常丰富的。我是愿意为读书花钱的人,但是平时缺少获取好书资讯的渠道,书博会提供了选购好书的机会。”她向记者展示了这次的“战利品”——由巴蜀书社出版的《镜花缘:注释·插图·典藏》,折扣完80多元拿下,精美的装帧让她爱不释手。
“惠民书博”激活文化“沸点”
让文化与消费“双向奔赴”,“惠民书博”作为本届书博会的一大亮点,诚意满满。组委会推出了“200万元文化惠民购书券”专项补贴。7月27日,组委会再度“加码”,一次性送出166万元现金券。
首次设立的书博会夜场,打造“白天观展,夜晚沉浸”的文化消费新场景,激活了读者“买买买”的“沸点”。7月26日,主会场所有展馆延长闭馆时间至20:30。当天傍晚,知名作家苏童带着打磨11年的全新长篇小说《好天气》亮相,现场500位读者翘首以盼,甚至还有人坐飞机专程从外地赶来,图书签售的队伍绕了好几圈。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马然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原有惠民措施的基础上,书博会夜场17:30至20:30之间,继续发送50万元夜场优惠券。
7月26日19:30,记者在现场看到,还有不少观众在排队入馆,部分展台达到了当天人流高峰,比白天还热闹。重庆新华书店精心布置的巴渝书市专区,分为“趣书里”和“旧书里”两个主题展区,打造“像在家一样自在”的阅读体验。
“夜场经历了好几次销售高峰,这一举措方便市民选购图书。展台现场,图书打八折,文创产品打九折。有读者抽到了50元、20元的夜场无门槛优惠券,叠加使用优惠力度很大,买了很多书。”巴渝书市专区工作人员陈秀英告诉记者。
“书博会夜场符合我们的时间安排,回家途中发现还有书没买,又折返回来,时间依旧宽裕。我抽到了不少优惠券,淘了不少好书。”市民王丽笑着对记者说道。
书香快递奔向全国
读者的聚焦点在哪里,消费的“热点”“沸点”就可能在哪里。书博会官方7月27日发布的“战报”显示,位列书博会销售热力榜前五的展商有中信出版、岳麓书社、荣信教育、中南出版传媒、新华文轩出版传媒。单品销售前五的图书有漓江出版社的《泥潭》,岳麓书社的《印心石在:陶澍的实学与实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宁夏寻宝记》,天地出版社的《口袋里的超级坦克》,湖南大学出版社的《月球上的第一片绿叶》。少儿、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社会科学成为热门品类。
“好货”越来越多,体验越来越完善,书博会现场催生出一股正向循环的消费浪潮。在线上分会场,京东图书特备500万元超值图书券,当当拿出400万元阅读补贴金。京东图书采销人员向记者介绍,京东图书还通过“逛展集章赢周边”“看直播抽亲签书”等创新模式,将线下展馆的探索乐趣巧妙延伸至线上。
在申通便民服务台,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打包书香快递。服务台工作人员袁铃告诉记者,该邮寄点每天的寄件数量成倍增长,仅7月27日就寄送出近300件,其中三分之一为免费邮寄,寄往全国各地的快递不在少数。申通物流为购书读者提供百万寄递补贴,如购书100元以上、3公斤以内的免费寄递全国,解决“购书易、携带难”的困扰,进一步激发了读者“买买买”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