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立秋但暑热未减,不同人群怎么吃更健康?听听医生怎么说

2025-08-21 19:14:00   0人浏览

8月21日,济南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21日至22日,每日11时至18时,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高新区、南山区和起步区全部街道最高气温在37℃以上,个别街道可达40℃。未来3天,济南市仍将维持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36℃,最低气温为26℃。

济南市气象台提示,市民应特别注意防范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尽量减少在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建议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户外锻炼。此外,部分区域可能出现高温天气,个别镇街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提醒市民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高温天气怎么吃更解暑,怎么吃更健康?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魏连波给出了解答。

虽然已经入秋,但天气依然炎热,此时仍容易中暑,人体内容易积聚热气。魏连波介绍:“这时候可以适当饮用一些金银花、菊花、薄荷或绿豆汤等具有清暑降温作用的食材,有助于防暑降温。”他还提到,“像西洋参、太子参这类食材则适合身体虚弱、需要调理的人群,但具体选择消暑还是进补,还需根据个人体质来判断。”

体质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吃法,不同年龄的人群、特殊人群又该怎么吃?

魏连波表示,老年人体质相对来讲更虚弱,所以不能吃过多黄、黄连等苦寒食材,若食用时间过长、过量则会伤阳气。老年人群体可食用枸杞、山药、陈皮等进补类的食材,对身体有好处。此外,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需要少吃如红枣茶一类的含糖类食材。

“青年人身体素质较好,夏末初秋又比较炎热,可以吃一些金银花、薄荷、菊花消暑,也可以饮用中医师、药师配制的消暑降温茶饮。但需要注意的是,年轻人也应该避免过量饮用寒凉茶饮,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人群。”魏连波提示。

儿童的身体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脏腑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脾胃系统较为娇嫩。此时若摄入过于苦寒的食物——如某些清热泻火的药材或生冷饮品,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问题。

此外,儿童不宜盲目服用成人常用的滋补食材,比如人参、鹿茸等。这类补品往往具有较强的温补或滋腻之性,与儿童体质并不相符,反而可能造成内热上升、烦躁不安、甚至早熟等不良影响。家长在选择孩子的饮食时,应注重平和、易消化、营养均衡,如有进补或调理需要,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跟风成人养生方式。

魏连波建议,采用食补方式进行调理时,切忌盲目跟随网络流行或他人经验,而应首先了解自身体质与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食材。例如,体质偏寒者宜温补,可选生姜、红枣;而易上火者则需清热,适宜食用绿豆、莲子等。

他还特别提醒,食补虽有一定调理作用,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当患有明确疾病或出现明显症状时,仍应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方案,合理采用药物干预,并将食补作为辅助调养的手段,而非治疗的主要方式。

记者:樊雨晴 编辑:吕冰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