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时许就有市民贴上三伏贴,湖北省中医院4小时涌进上万人
7月20日,武汉正式入伏。上午8时,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人头攒动,前来敷贴的市民络绎不绝,现场十分火爆,最早的赶在6时30分就到医院贴上了三伏贴。据了解,头伏首日省中医院特色三伏灸已经约满,截至10时30分,来院人数已超1万人次。

早上八点,湖北省中医院人头攒动,现场爆满。
热情高涨:市民6时30分就赶贴“头伏贴”
清晨6时,湖北省中医院的医务人员就早早到岗,将药材和敷贴用品摆放好准备迎接头伏的第一批患者。6时30分,提前半个月就预约好“冬病夏治”的李女士来到耳鼻喉科“抢了头贴”,这已经是她第三年参加“冬病夏治”了。
7时许,医院针灸科诊室内就弥漫着艾灸香。“提前半个月就约满了,今天一天估计要做70个三伏灸。”接诊医生说。10时左右,湖北省中医院三个院区加上凤凰门诊均爆满。“前两年头伏遇到下雨,的确没有这么多人,今年明显感觉到人好多。”连续三年来医院冬病夏治的周女士说。中医专家也明显感觉到今年来“冬病夏治”的患者多了起来:“可能恰逢周末,再加上今年三伏是30天,大家都不想错过治疗的好机会。”
记者探访发现,湖北省中医院的三伏贴一方一症,对症施治。医院在大厅设置了儿科区、耳鼻喉科区、肾系疾病等13个开单区问诊。医生通过把脉判断记录体质要点与既往病史,结合细致的脉诊给出个性化的三伏贴敷贴方案,市民可根据自己体质和实际需求针对性开方。


医院在大厅设置了13个开单区问诊。
33岁的王女士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曾在湖北省中医院进行“冬病夏治”好几年,治好了鼻炎,一早她就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治疗。
在鼻渊灵敷贴区,李女士带着妈妈和儿子前来问诊。这已经是他们全家第二年来湖北省中医院,“去年贴了三伏贴,又配合了好几种治疗,效果蛮好,我想巩固疗效”。她前两年生理期紊乱,这次加贴妇科特制的三伏贴。李女士的妈妈有颈椎病、膝关节炎的毛病、儿子有过敏性鼻炎,今年,她们祖孙三代一起组团来敷贴。

一家三代组团敷贴。
儿科推出多种冬病夏治特色疗法
位于门诊4楼的小儿疾病敷贴区,不同年龄段的患儿排队进行敷贴、推拿、艾灸等多种冬病夏治特色疗法。治疗区内播放动画片,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治疗,不时响起欢声笑语。

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冬病夏治”。
电视机前的一排椅子上坐着4个小朋友,他们是来自一个家族的亲戚,因为经常咳嗽所以来看一下鼻子和咽喉。“刚贴上凉凉的,贴久了还有点烫,很舒服!”一名6岁小孩说。
儿科主任医师齐铮告诉记者,“冬病夏治”儿科问诊时,通过观察舌苔判断体质,内热重者会暂缓敷贴,确保治疗精准。根据患儿的体质,通过穴位敷贴配合推拿等外治手法,能促进小朋友增强体质,抗病保健。两岁以上儿童可接受敷贴,3岁以上能进行“特制小针灸,且敷贴用量随年龄调整。另有专属膏方、小儿推拿等,可按需组合。”

根据患儿的体质,通过穴位敷贴配合推拿等多种外治手法进行治疗。
三伏饮、三伏足浴等多种特色让患者大开眼界
记者观察发现,今年湖北省中医院冬病夏治除了三伏贴、三伏灸,还推出了三伏饮、三伏足浴。通过多种特色“组合拳”出击,冬病夏治疗效加倍。
“敷上温温的,热气慢慢透进脊柱……”“我们提前就预约了,灸完了再贴三伏贴,两种疗法配合效果更好。”正在三伏灸区接受“阴阳调理灸”治疗的张女士和余女士,提前约好了今天一起来治疗,她们告诉记者,今年是她俩坚持“冬病夏治”的第十个年头,每年的三伏贴和三伏灸都不会错过,平时两人有时间也会结伴在湖北省中医院进行针灸调理改善体质。
“灸贴相配,疗效增倍。”针灸科主任医师丁德光介绍,阴阳调理灸比普通的艾灸更加温和,可以起到温和补肾、温中益气的作用。

湖北省中医院特色“阴阳调理灸”头伏日已经约满。
“冬病夏治,不妨试试泡脚。”神志科主任李莉介绍,他们推出的特色“三伏足浴”主要针对失眠患者,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岁左右的青少年都可使用。“三伏足浴主要有两个配方,一个是藤归安神散,一个是藤花安神散。藤归安神散主要有舒筋通络,养心安神养血的作用;藤花安神散主要有清火清热,加入了野菊花。”据介绍,这些足浴包由科室开单,患者可以拿回家睡前泡脚,选择在三伏天30天内任意14天使用。“三伏足浴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可以搭配三伏贴三伏灸以及其他内服配方进行调理。”李莉说。
在省中医开单处,还支起了一个茶水铺。这里不仅有乌梅饮,还有健脾祛湿的参橘山楂饮、化痰消脂的薏参消脂饮。市民问完诊就可以喝上一杯免费的健康茶。“乌梅解郁饮酸酸的还有股淡淡的玫瑰花味很好入口,小孩也很喜欢。”市民蔡女士说。
据了解,参橘山楂饮以人参、陈皮等组方,助力脾胃虚寒者祛湿降脂;酸梅饮以山楂、乌梅为主料,为胃热口干人群生津养胃;乌梅解郁饮搭配玫瑰、香橼,帮肝郁女性疏肝理气。

市民问完诊就可以来喝上一杯免费的健康茶。
“除了三伏贴、三伏灸,今年我们还增加了中药熏蒸、足浴、代茶饮、耳穴埋豆等多种项目,丰富了冬病夏治的内涵和方式,吸引了更多患者。”湖北省中医院冬病夏治专家指导团队成员、针灸科韦丹主任医师提醒,“冬病夏治”连续治疗3—5年效果更好。没赶上头伏的市民也不用担心,今年伏天虽然是30天,但在7月20日到8月18日,每天都可治疗,三次治疗间隔5—7天即可。三伏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辛辣,治疗后要避风保暖,不要空调直吹,减少冷饮摄入。
(长江日报记者张金玉 实习生陈俊杰 张诗雨 郑伊杰 通讯员胡梦 万凌翔 黎婉婷 傅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