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功夫婆婆”传艺20余载

石磊正在教孩子们练形意拳。本文图片均由陈章升摄
“孩子们,练习形意拳讲究六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为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
8月31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武术公开课在奉化区岳林街道绿都社区假日学校内举行。现场,10多个孩子摩拳擦掌、摆开架势,跟着当地武术名家石磊练习形意拳。
石磊今年63岁,在奉化从事武术公益教学已有20多年。与记者初次见面时,一头银发的她身着白色T恤衫、深色长裤,随身带着一把太极剑,犹如武侠片里的武林高手。

奉化“功夫婆婆”石磊。
擅长形意拳和太极拳
“武术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希望通过这样的公开课,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武术的独特魅力。”看着身旁的孩子们练得有模有样,石磊拍拍手给予鼓励,并向他们演示下一个动作。
石磊擅长形意拳、太极拳。她的第一位武术老师是其外公——形意拳武术大师朱国福。
“外公曾拜形意名家马玉堂为师,为形意拳第八代传人。”石磊告诉记者,朱国福曾在国术馆、重庆大学教授形意拳,开设拳击课,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武术人才。

石磊珍藏的“武功秘笈”。
石磊从小就受到武术文化的熏陶,跟着外公外婆习武。“小时候早上一起床,我就跟着大人们到重庆大学操场上跑步、练拳。”她说,渐渐地,自己成了一个“小武痴”,爱上中国武术。
上小学后,因为父母工作缘故,石磊搬至奉化定居。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她一边学习工作,一边跟着母亲朱庆霞练习武术。“妈妈也是个‘练家子’,是外公的得意门生。”石磊说,在她的指导下,自己的武艺日渐精进,掌握了形意拳的基本套路。

石磊与母亲朱庆霞(左)。
与许多武侠小说描述的一样,石磊家中也藏着不少“武功秘笈”,其中两本纸质焦黄,编纂至今已经有些年头。
“这本是《六合潭腿图说》,那本是《体育按摩》,都是外公传下来的。”石磊说,它们图文并茂,不仅记载相关武术的动作要领,还介绍了体育养身法。

石磊珍藏的“武功秘笈”。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接受记者采访时,石磊聊的最多的是如何利用武术强健体魄,将形意拳发扬光大。
“五行拳是形意拳五种基本拳法的合称,包括劈、崩、钻、炮、横。”石磊介绍,五行拳有“三顶、三扣、三圆、三敏、三抱、三垂、三曲、三挺”八原则,也称形意拳的“二十四法”。

石磊演示形意拳。
武术不能“纸上谈兵”,需要常练常悟。作为形意拳传人之一,石磊深谙此道。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她每天早上都会前往奉化区体育中心,教当地武术爱好者练习形意拳、太极拳等。时间一长,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功夫婆婆”。

石磊在武术比赛中获得的奖杯、奖状与奖牌。
“石老师在奉化教大家练拳已有20年。前来拜师学艺的有80多岁的老人,也有刚上小学的小朋友。”市民吕幼叶说,大家跟着她练拳,不仅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身体也变得更加硬朗。
吕幼叶的练武体会,也是石磊期待的。近两个月来,石磊除了给假日学校的孩子们上武术课,还要前往奉化老年大学以及莼湖、裘村等地,与武术爱好者切磋武艺。

石磊向武术爱好者介绍太极剑动作要领。
“她的学生超过4000人,省内外都有。”吕幼叶告诉记者,近年来,还有西班牙等国家的武术爱好者慕名前来交流,石磊在武术圈的名气越来越大。

石磊珍藏的“武功秘笈”。
除了现场教学、切磋武艺,石磊还利用空余时间将多年习武心得记在笔记本上。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50多年来我在母亲以及其他武术名家指导下边学边练边悟。”她说,以“形意十二形”为例,我们将相关动作要领梳理成文字与图片,便于年轻人学习。

形意拳传人石磊。
让更多人了解练习形意拳,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这是石磊的心愿。
“每一代习武者都有自己的使命。外公、母亲习武是为了强健体魄、保家卫国,到了我这一代不仅要传承中国武术,还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她说,希望以武术为媒,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