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好房子建设,济南举办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推介会

2025-04-12 19:18:00   0人浏览

海报新闻记者 郭松松 通讯员 李群杰 济南报道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装配式建筑可复制可推广技术体系和产品目录(第一批),济南市两家单位研发的“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地下建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成功入选。为展示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成效,推广先进技术标准,4月11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举办济南市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可复制可推广技术应用推介会,全面介绍济南市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的体系产品及工程项目建设应用经验,着力促进技术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聚力打造装配式建造新高地。

推介会由市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善坤主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二级巡视员张庆华介绍了本次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技术体系和产品目录的总体情况。技术研发单位分享了本次入选的技术成果,相关施工企业介绍了两项技术体系产品的应用效果。

山东万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教授共同研发的“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结构产品,实现钢管桁架与预应力技术的高效结合,较传统桁架叠合板在同等荷载下的刚度、钢筋抗拉强度等都成倍提高,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地下建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由济南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研发,该体系采用模数化尺寸轴网和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结构构件,应用成熟且适用的全套施工技术和设备工具,显著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湿作业量与模板支撑,大幅提高了地下施工的装配化程度。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建筑技术处副处长马欣伯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入选可复制可推广目录的技术有利于提高建筑品质、降低施工成本,解决建造和使用维修中的诸多难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可喜进步。

“济南市是全国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全国第一批装配式建筑试点城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国颖表示,近年来,济南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部署安排,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构建“1+N”政策体系,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发展,打造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0家、山东省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20家,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全市开工建筑比例已连续3年保持在50%以上。出席推介会的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总经济师刘春藏高度肯定了济南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他表示,两项技术入选部级目录,是对工作的肯定,也是新发展的开始,济南要在发展装配式建筑上继续走在前、作表率,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让房子更安全、更舒适、更绿色、更智慧。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建设更多“好房子”的重要举措,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以此相关技术、产品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推广为契机,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加快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建筑企业走出去,加快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要求,继续支持行业企业、单位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深入开展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推动智能建造技术设备在预制构件生产、施工安装、运输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同时,积极打造装配式建筑技术输出新高地,为优秀建造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全力打造“济南建造”精品工程,以装配式建筑的创新发展开创济南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书写济南“绿色建造、智慧建造”新篇章。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市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市保障性住房服务中心,区县住建部门,市、区投融资平台,省市建筑行业协会,开发、设计、施工、构件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及专家等140余人参加推介会。6家企业、单位进行了现场技术合作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