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爱尔眼科医院:低龄儿童近视管理新选择 离焦软镜助力视力健康
红网时刻新闻4月10日讯(通讯员 谢易文)7岁患儿双眼近视达150度,经多方就医但进展有限。株洲爱尔眼科医院小儿眼科医生团队会诊后,根据其眼部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采用离焦软镜进行干预,持续半年随诊显示,患儿日常用眼无不适,近视度数基本稳定,眼轴增长趋缓,家长对此表示很认可。
由于近视低龄化,部分患儿无法佩戴角膜塑形镜,或不能按要求合理佩戴近视防控相关眼镜,因此在低龄儿童近视管理工作中,选择的手段相对较少,针对这部分患者,可使用离焦软镜进行近视干预,这种镜片采用柔软亲肤材质,透气性与舒适度皆宜,家长反馈佩戴体验良好,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其光学设计经临床验证,契合儿童眼部生理特点,可通过科学机制减缓近视进展。
小儿及视光科医生表示,在儿童视力发育关键期,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将对延缓近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离焦软镜该方案不受特定年龄或度数限制,为低龄近视儿童提供了阶段性的管理工具,成为儿童近视管理领域的重要补充。随着近视管理需求持续增加,未来伴随技术迭代优化,其应用潜力将进一步拓展,为儿童视力健康提供多元支持。
离焦软镜是什么?
离焦软镜是一种基于“周边离焦”原理设计的软性角膜接触镜,也被称作多焦点软镜。其设计理念来源于角膜塑形镜(OK镜)近视控制理论中的周边离焦学说,因此也被叫做“软式OK镜”。离焦软镜把离焦量合理地分布在镜片的周边区域,同时让中央区域拥有足够的面积来进行屈光矫正。当儿童配戴离焦软镜时,该镜片一方面能像普通隐形眼镜那样,对视力起到矫正作用;另一方面,能产生较为持续、相对稳定的周边离焦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眼轴增长和近视度数的加深。
离焦软镜怎样助力改善儿童视力状况?
近视的形成通常与眼轴拉长存在关联。在正常视觉情况下,光线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聚焦,人们由此能够看清物体。然而,当眼睛出现近视状况时,容易产生远视性离焦。这种离焦状态就如同给眼球传递了错误信号,使得眼球不断向后生长,试图让焦点重新落在视网膜上,最终导致眼轴变长,近视度数不断上升。
离焦软镜的出现,为改善这种状况提供了一种可行方式。它依靠特定的光学设计,在矫正中心视力的同时,让周边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或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近视性离焦或正焦状态,避免了远视性离焦对眼球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眼轴的异常增长,对儿童视力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离焦软镜适合低龄儿童佩戴吗?
对于低龄儿童而言,离焦软镜具备以下适配特性:
1、年龄适应性
相较于OK镜通常建议8岁以上验配,离焦软镜无严格年龄下限。通过专业评估后,低龄儿童亦可验配,为早期近视防控提供可行方案。
2、配戴舒适性
采用软性材质设计,镜片可柔性贴合眼球表面,显著提升配戴舒适度。这一特性有助于降低低龄儿童因异物感产生的抗拒反应,提高依从性。
3、使用便捷性
日戴抛弃型镜片无需重复使用及护理流程,规避护理操作不当引发的过敏反应及镜片沉积问题。同时集成紫外防护功能,临床数据显示其并发症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
4、屈光矫正效能
覆盖75-1000度屈光度,在低度近视低龄儿童中,离焦软镜对延缓眼轴增长的作用较同类方法更突出。
5、特殊眼部条件适配性
针对角膜平坦、眼睑张力异常或严重倒睫等OK镜适配禁忌的低龄患者,离焦软镜可提供稳定配适,维持屈光矫正状态,并消除睫毛对角膜的机械刺激。
离焦软镜验配有哪些注意事项?
离焦软镜验配需在专业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通过综合评估儿童眼部及全身健康状况,严格排查禁忌症,并结合屈光度数、角膜形态、用眼习惯等个体特征选择适配参数。眼科医生会根据检查数据动态调整镜片设计方案,家长应遵医嘱定期随访监测视力及眼部健康变化,同时理性权衡各类近视管理手段利弊,在专业指导下制定管理方案,通过个体化验配与持续管理实现近视进展的科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