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汇利一年定期开放债券财报解读:份额大增42.46%,净资产飙升45.11%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3月29日,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广发汇利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2024年的份额、净资产等关键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在投资策略、业绩表现等方面也呈现出一定特点。
主要财务指标:利润与资产规模双增长
本期利润与资产净值显著提升
2024年,广发汇利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基金表现亮眼,本期利润达150,807,145.79元,较2023年的112,116,448.54元增长了34.51%。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3,485,650,081.55元,相比2023年末的2,401,962,784.48元,增幅高达45.11%。这表明基金在过去一年实现了资产的快速增值,为投资者创造了较为可观的收益。
期间 | 本期利润(元)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
---|---|---|
2024年 | 150,807,145.79 | 3,485,650,081.55 |
2023年 | 112,116,448.54 | 2,401,962,784.48 |
变动比例 | 34.51% | 45.11% |
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基准对比
2024年该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76%,然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7.61%,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85个百分点。过去五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3.2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6.06%,同样存在一定差距。这或许暗示基金的投资策略在把握市场机会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阶段 | 份额净值增长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③ |
---|---|---|---|
2024年 | 4.76% | 7.61% | -2.85% |
过去五年 | 23.21% | 26.06% | -2.85% |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稳健配置下的机遇与挑战
投资策略:延续稳健票息配置
2024年国内债券收益率延续下行,央行创设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利率曲线。在此背景下,该基金延续稳健的票息配置策略,在债券资产赔率改善阶段适度提高久期敞口,旨在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获取稳定收益。
业绩表现:受市场因素影响
尽管基金采取了积极的投资策略,但份额净值增长率未达业绩比较基准。这可能与债券市场的复杂多变有关,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下信贷需求及物价弹性不足等因素,给基金业绩带来一定挑战。
费用分析:管理与托管费用合理增长
基金管理费与托管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9,938,701.45元,较2023年的7,189,365.21元增长38.24%;托管费为3,312,900.58元,相比2023年的2,396,455.05元增长38.24%。费用的增长与基金资产规模的扩大相匹配,符合市场规律。
期间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元)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元) |
---|---|---|
2024年 | 9,938,701.45 | 3,312,900.58 |
2023年 | 7,189,365.21 | 2,396,455.05 |
变动比例 | 38.24% | 38.24% |
份额与持有人结构:份额大增,机构投资者主导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2024年基金总申购份额为1,008,858,172.36份,总赎回份额仅2,979.77份,期末基金份额总额达3,375,068,608.28份,较期初的2,366,213,415.69份增长42.46%。这显示出投资者对该基金的青睐,资金持续流入。
时间 | 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份) | 总申购份额(份) | 总赎回份额(份) | 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份) | 份额变动比例 |
---|---|---|---|---|---|
2024年 | 2,366,213,415.69 | 1,008,858,172.36 | 2,979.77 | 3,375,068,608.28 | 42.46% |
持有人结构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257户,户均持有基金份额13,132,562.68份。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100%,个人投资者无持有份额。机构投资者的高度集中,使得基金的资金稳定性和投资决策可能受到特定机构行为的影响。
风险提示:单一投资者占比高引关注
报告期内,本基金存在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比例超20%的情况。如某机构在2024全年持有份额占比达51.26%,另一机构占比34.16%。这种高度集中的持有结构,可能使基金面临一系列风险,如个别投资者大额赎回影响资产运作与净值表现、极端情况下的流动性风险、赎回业务办理受限,甚至可能导致基金面临转换运作方式等情形。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此类风险,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