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中秋,秋光满目,九首精美古诗词领略秋色之美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宋代〕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醉。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是一首羁旅思乡词。作者范仲淹,是宋词大家,也是北宋宰相级的高官,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死后谥号范文正公,一直至清朝,孔庙和历代帝王庙中都有供奉。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庆历年间,其时范仲淹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塞外征尘远,乡愁日夜浓。长时间的军旅生涯,思乡情悠然而起,在这首词的后半阕中得到了最完美的宣泄。
但更值得称道的是这首词的上半阕,对秋色的描写几乎冠绝古今,成为人人过目难忘、琅琅上口的千古绝唱。“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湛湛蓝天,嵌缀朵朵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黄叶。无边的秋色绵延融汇进宽阔的江水;波光浩渺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濛满目青翠。山峰映照着落日余辉;天宇连接着大江流水。更有那无情的芳草,无边无际地绵延,一直延伸到那连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远方……
所以,若论写秋色的诗词,这半阕足以冠盖古今、而无出其右者。词中所描绘出的巨幅景观,物象典型,境界宏大,气象空灵,画笔难描,确实不同凡响。元曲大家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竟成千古绝唱。
词的下半阕,写乡愁,情真意切、字字珠玑,与上半阕相应相承浑然天成,为这首最美秋词赋予了更加浓重深厚情感之美。
河传·秋光满目
徐昌图〔北宋〕
秋光满目。风清露白,莲红水绿。何处梦回?弄珠拾翠盈盈,倚兰桡,眉黛蹙。
采莲调稳,吴侣声相续,倚棹吴江曲。鹭起暮天,几双交颈鸳鸯,入芦花,深处宿。
徐昌图,北宋早年著名词人,做过宋太祖朝的国子博士,生卒年不详,存词仅三首。但此人开启了宋词的一代文风,在当时影响巨大。
若论境界,这首词远不如范仲淹的前一首。但这首词美在色彩丰富,心态安闲,把江南水国的秋色表现的秀美细腻,也把秋色中江南的安宁富裕活脱脱地展现出来,在缤纷的色彩中给人以宁静和悠闲的享受,特别是对秋天的色彩和风光观察细致,也算是秋词中角度独到、风韵别致的佼佼者。
长相思·一重山
李煜〔五代〕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李煜,亡国之君,离开江南被羁押在北方,所以他的词风总体上充满了沉郁、幽怨和悲凉,无比伤感。
同样,这也是一首写在秋天、颇具韵律美的伤感词。大意是:一重又一重,放眼远晀尽是重重叠叠的山。山远天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热烈而殷切。菊花开了又落了,时令交替轮换。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可是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只有帘外的秋风明月总是那样无思无忧、自在安闲。
这首词里的秋色,以凝重为底色,有一种深深的沉郁忧伤之美。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唐代〕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诗佛”王维的诗,总是空灵清净,质朴自然,充满禅意。
老朋友裴迪官场失意,王维把自己在山中空余的禅舍供他使用,常常与他把酒言谈。这首诗描写的场景是,王维正在傍晚时分欣赏暮色中的秋景,此时裴迪醉酒被人用车送回来,在他面前放声高歌。
五柳先生是东晋陶渊明的自号。此时王维把自己比作五柳先生,足见王维对陶渊明的推崇和倾慕。
这里我们要欣赏的不是这个场景和故事,而是王维笔下的山中秋景。山,是终南山。黄昏时寒冷的山野变得更加苍翠,秋水的流淌声也一天天变得清冽而沉缓。我拄着拐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色中秋蝉的吟唱。渡口一片寂静只剩斜照的落日,村子上空升腾笼罩着一缕孤直的炊烟。
要不是裴迪出现,这片秋色该是何等的宁静清雅、自在安闲。总之读王维,总是能让我们思绪静下来、心灵净起来。
秋风引
刘禹锡〔唐代〕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刘禹锡,唐代“诗豪”,做过尚书、刺史等高官。这首诗是他被贬南方期间,看来秋风乍起、北雁南飞,触动了异乡孤客之心,有感而作。
诗的大意是:秋风从哪里吹来的啊?萧萧落叶声中送来了一群群大雁。早晨秋风吹动庭院中的树木,只有我这个独自漂泊他乡的人,才能最先听到萧瑟的秋声。
这首诗借景抒情,表面上写秋风,其实是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在雁群和树木身上,又有迹可寻。秋风的萧瑟凄凉与他的孤苦思归相互触动,感同身受,把秋风写活了,也写绝了。
村行
王禹偁〔宋代〕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王禹偁,北宋初年有名的直臣诤臣,做过左拾遗、左司谏等下级谏官,也做过知州。因犯颜直谏而被贬早亡。淳化二年王禹偁得罪了宋太宗贬官商州,《村行》便是这一时期所作。
这首写秋色的诗,独特之处在于它专门描写乡野秋色,因而朴素自然、清新实在,宛如一幅乡村秋景画,这个比较少见。
诗的大意是:马儿穿行在山间小路,路旁的野菊已刚刚绽放出鲜嫩的黄色,任由马儿随意行走,游览山野的兴致悠长。秋风瑟瑟在千万重山谷间不停回响,极目远望数座高峰默默伫立在夕阳斜晖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然感觉到深深的惆怅,原来是这村啊桥啊树啊,乡村景色像极了我的家乡!
秋色带起了乡愁,使秋色的自然美中生起了浓郁的人情味儿,情景交融,美不胜收。
偶成
朱熹〔宋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是哲学家理学家,他的诗总是极富哲理,给人启迪。
这首短诗寥寥二十八字,却是一首极为难得的、借秋色劝学的哲理诗。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春梦未醒,秋声已至。人生易老、光阴似箭,学习上进要趁早啊!
长安秋望
杜牧〔唐代〕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这首诗虽小,意境却极其高旷辽远。是描写秋色中罕见的佳作。秋霜、秋山映衬下的秋之长天,如镜般澄澈高远,虽然只有二十个字,却展示了他极为高超的艺术境界。
诗的大意是:楼阁高耸于秋霜染过的树林之上,登高极目望远,天空如明镜般没有一丝毫纤云。苍翠的南山、澄明的秋色,相承相较,气势竟然都是如此的辽远高峻!
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之所以把这首诗放在小文的最后,确然是因为它一反常人写秋色惯有的消沉与落寞,另辟蹊径,以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给人以浓烈的积极进取和昂扬向上的心力和胆气,可谓是豪情万丈、豪气干云,应当是古往今来写秋色的诗词作品中最为出色的一首。
这首名诗,人尽皆知、耳熟能详,小编就不再赘述了。